永恒的經典,世界級營銷大師,唐舒爾茨 整合營銷傳播之父
整合營銷傳播之父唐舒爾茨去世 享年86歲
中國廣告界的良師益友、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創始人、美國西北大學唐· E · 舒爾茨教授于美國時間2020年6月4日去世,享年86歲。
來自Campaign Asia消息,世界最著名的營銷大師之一、戰略性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創始人唐舒爾茨(Don E. Schultz)于周四在芝加哥去世,享年86歲。
據悉,唐舒爾茨(Don E. Schultz),1934年1月20日出生于俄克拉何馬,曾是西北大學商學院的整合營銷傳播教授,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開創者, 他的著作《整合營銷傳播》是第一本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著述,也是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經典著作,書中提出的戰略性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成為20世紀后半世紀最主要的營銷理論之一。
唐舒爾茨還曾是直效營銷雜志的前任編輯、美國國家廣告研究基金會整合營銷傳播委員會的聯合主席,還被直效營銷教育基金會推選為第一個“年度直效營銷教育家”。
他被全球權威的《銷售和營銷管理》(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雜志推舉為“20世紀全球80位對銷售和營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在1997年加入西北大學之前,唐舒爾茨是位于達拉斯的TRACY-LOCKE廣告及公共關系公司的資深副總裁。多年間,他在歐洲、美國、南美和亞洲都曾就營銷、營銷傳播、廣告、銷售促進、直接營銷、策略創新接受過咨詢,發表演講,并舉行專題討論會。
舒爾茨博士多年來也一直對中國的市場關注有加, 他自稱從2005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中國的市場,他曾多次開玩笑地“抱怨”過:“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早一點來到中國。 ”近些年,他也曾多次受邀參加百度、騰訊公司主辦過的營銷峰會,并現場發表觀點和演講。
在參加“Moments 2017 百度營銷盛典”的演講中,唐舒爾茨表示,當下基于易用性和易得性的分發型經濟即將迎來變革,在不遠的將來,世界將迎來由消費者決定什么會被生產的信息型經濟社會。
他指出,STP已成過去,未來的經濟形勢將是由消費者完全控制,依據某個準則,用戶決定生產什么,開發者和使用者共享創造出來的價值。而對未來的營銷和傳播,唐舒爾茨教授則提出了全新的PAR理論。
“P”代表模式和平臺(patterns and platforms),消費者將占據主導地位,大數據將成為今后營銷的基礎?!癆”代表敏捷性和行動(agility and actions),技術使得行動更加敏捷,如機器學習結合大數據基礎將是未來營銷的重要方向。
“R”則代表相關性和響應(relevance and response),對每個獨立個體的響應變得至關重要。
因此,利用人工智能來預測受眾的需求將成為營銷的重點。
IMC舒爾茨中國首席專家劉定堅為舒爾茨頒發榮譽
唐·E·舒爾茨: 怎樣讓客戶買我的品牌而不用別人的品牌
讓產品或者企業的品牌形象樹立起來,能夠使產品在原來的功能之外獲得新的客戶收益,這樣在競爭中就不僅僅是單一靠價格獲得客戶。
整合營銷傳播之父唐·E·舒爾茨
要做營銷,必須建立顧客數據庫
記者:美國企業現在是怎么做營銷的?
舒爾茨: 如果單從營銷的手法來看,美國企業有的,中國企業也都有?,F在美國最好的、發展最完備的營銷組織,包括一些研究機構、服務性機構和公司都已經認識到,以消費者、
以顧客為導向,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轉變。它們都在有意識地收集客戶的信息,并將其歸整和分析,并將這些信息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掛鉤,以求更好地服務于市場。大家有一種共識:要做營銷,必須建立顧客數據庫。
記者:怎么建這種數據庫呢?
舒爾茨: 在美國,有很多機構替企業做客戶信息的收集。一般來說,企業會買一些打包好的軟件,比如CRM,這些軟件給企業提供了分析的框架,然后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把自己有關的信息輸入進去。
比如我聽到中國移動的一位經理講,他們公司就買了一套這樣的軟件,把客戶打電話的記錄和信息輸入進去,并不停地跟蹤和更新客戶的記錄,這樣就形成了客戶數據庫。
記者:如果說到某個具體的行業,比如說煙草,應該怎么建立數據庫呢?
舒爾茨: 我曾經替菲利普莫理斯公司做過咨詢和分析的工作。美國的煙草企業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經著手做整合營銷傳播的工作,建立了消費者的數據庫,開始了收集和分類整理客戶信息的工作,
了解是哪些人買了我的煙,他們的口味和嗜好是什么?他們在什么地方買?他們是怎樣認知品牌的。
諸如此類的問題。
客戶惟一能識別的只有品牌
記者:中國的企業在做營銷的時候,除了廣告之外,還經常采用寫軟文、出書、拍專題片、搞活動、搞贊助等辦法。這些辦法在你看來是不是很老套?
美國的企業也這么做營銷嗎?
舒爾茨: 這些方式應該是非常經典的做品牌傳播的方法,現在很多美國公司也還在這么做。如全世界都熟知的比爾。蓋茨、杰克。韋爾奇等,他們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和讀者分享他們是怎么做CEO的,就是一種很傳統的做法。
記者:他們是有意識地做公司的品牌傳播嗎?
舒爾茨: 這些“明星CEO”們出書,肯定不能排除他們自己想出名的想法,他們喜歡聽人們贊美“啊,他是多么聰明、多么偉大??!”但同時這種做法也使企業的品牌很好地在全球傳播。
美國企業現在經常采取的一個整合營銷傳播的辦法是:出錢給那些制片人,讓他們的產品出現在一些暢銷的影視作品中。
比如007開的車是寶馬跑車等等。當然,各國的辦法可能會不一樣,就看你自己適合搞什么形式了。
記者:你覺得中國的企業在營銷方法和工具方面,和美國的企業有什么差距嗎?
舒爾茨: 兩個國家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是:中國是一個不斷拓展的市場,營銷經理人工作的重點可能是怎樣獲得新的客戶。而美國是一個飽和的市場,消費者做的,是拋棄某個品牌而轉向另一個品牌。
這就決定了,在美國,營銷對企業是更重要的事情,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美國的企業在產品質量、通路、外觀、到達客戶的迅捷程度,以及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等方面,彼此的差異都不大,惟一能使客戶識別的,只有品牌。歐洲和美國的情況是比較一樣的,職業的營銷經理人的工作只有一件事:讓客戶用我的品牌而不用別人的品牌。
整合營銷傳播之父唐·E·舒爾茨(Don E. Schultz)
別讓第一桶金成為最后一桶金
記者:但中國的情況是,很多企業寧肯放棄品牌,而先掘到第一桶金。所以,在很多行業,比如保健品、房地產等行業,很多企業采取欺騙消費者的方法,而他們確實也成功了。
舒爾茨: 越是這樣,越說明中國迫切地需要整合營銷傳播。比如中國的電視機市場,目前似乎大家惟一的競爭手段就是打價格戰,誰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多的功能,誰就能贏。
他們現在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讓自己產品的邊際效益越來越小。而整合營銷傳播要做的就是,通過營銷方面的工具和舉措,讓產品或者企業的品牌形象樹立起來,能夠使產品在原來的功能之外獲得新的客戶收益,這樣在競爭中就不僅僅是單一靠價格獲得客戶。
記者:但很多企業,特別是那些小企業,在起步階段生存和迅速做大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迅速做大,生存都成問題,哪兒還有什么品牌可言呢?
舒爾茨: 這也完全取決于你是要建立長期的、健康的企業,還是僅僅是短期收益的最大化。
你是關心6個月內能掙多少錢,還是立志在5年內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以我的觀察,很不幸,很多中國的企業家只在乎短期收益的最大化,而不在乎長期的品牌形象。中國的企業如果只是追求短期效益的話,可能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失敗。即使好的情況,企業也很可能就淪為一個資源的提供商,當有別的資源可以替代你的時候,你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生存空間了。
對于不重視整合營銷傳播的企業來說,有一種危險就是:你的第一桶金,可能也是你的最后一桶金。
舒爾茨和他的理論:
唐.E.舒爾茨教授被稱為整合營銷傳播之父。他認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大眾對信息的接受模式是:遺忘和過濾99%,只能記住1%.廠家自以為通過廣告、軟文、圖片、研究報告等手段告訴了大眾一個完整產品的信息,而這只是廠家的一廂情愿。
大眾在超量的信息刺激之下,對產品的印象是零散而模糊的,所以廠家要把各種傳播手段加以整合,使大眾頭腦中一個個“零散的1%”最終能在頭腦中湊成一個廠家想要的99%. 舒爾茨被公認為營銷大師,不僅是由于他首先認識到了,營銷由4P(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到4C(客戶、成本、便捷和傳播)的轉變,以及在媒體和信息爆炸時代,企業品牌建設需要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而是他建立了一套理論框架體系,發明了很多模型和工具,使企業可以用來把自己的品牌進行整合傳播。
致敬“世界級營銷大師、整合營銷傳播之父” 唐?舒爾茨
一生風雨 86 載,從業 50 余年,為世界留下了至少 28 本著作,150 余篇期刊文章;他重塑了世界對于廣告行業的認知,重新定義了營銷的價值,歷史性的開辟了整合營銷的序章,他就是世界整合營銷之父唐·舒爾茨先生。
人物簡介
當地時間 6 月 4 日, “ 整合營銷傳播之父 ” 、 “ 世界級營銷大師 “ 唐 · 舒爾茨在家人的陪伴中安然離世。
舒爾茨先生是美國西北大學梅迪爾學院終身榮譽教授,是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開創者,也是伊利諾伊州 Agora (愛格瓦)咨詢公司的總裁、達拉斯 Targetbase 營銷公司的高級合伙人。
舒爾茨教授的著作《整合營銷傳播》是第一本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著述,也是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經典著作。
書中提出的戰略性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成為 20 世紀后半世紀最主要的營銷理論之一,他的 4Cs 營銷理論也深刻反映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
舒爾茨教授也因此被推舉為“ 20 世紀全球 80 位對銷售和營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與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戴爾·卡耐基、亨利·福特、比爾·蓋茨和邁克爾·戴爾等著名營銷大師和營銷天才并列在一起。
榮光永存
舒爾茨教授一生致力于廣告和營銷行業, 2017 年是他最后一次來到中國, 83 歲高齡的他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堅持奮戰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第一線,對最新的營銷市場和消費者有深刻的洞察和趨勢預測。
舒爾茨教授所倡導的整合營銷傳播,簡單地說就是營銷傳播的一元化策略,也被稱為 Speak With One Voice (用一個聲音說話)。
舒爾茨教授一生都在不斷進行著理論架構,為行業持續輸出大師級的觀察與思考。
他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和友善寬厚、幽默風趣的個人氣質,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學界和業界的同仁,也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
唐?舒爾茨是美國西北大學 整合營銷傳播 教授,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 的開創者,是 享譽世界的“整合營銷傳播之父”。他與海蒂?舒爾茨合著的其經典著作《整合營銷傳播》入木三分地批駁了當時形形色色的品牌怪論。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舒爾茨的工作使整合營銷傳播(IMC)從一個好主意發展成為一個可行的概念,并發展成為一個國際研究領域。
舒爾茨是被引用最多的廣告學者之一,他的研究在學術期刊、教科書和商業書籍中出現,幫助塑造了廣告和IMC。從1977年到2019年,舒爾茨發表了70多篇期刊文章和43本書,其中包括針對行業的教科書和書籍。
大數據時代的整合營銷傳播
唐·舒爾茨教授的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都不會感到陌生。從1993年,他的整合營銷傳播的奠基之作《整合營銷傳播》問世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27年。在這個過程中,營銷的外部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其理論也在不斷發展。對于“整合”的理念闡述也在隨之發生變化。
“整合”(integrated)其實投射出“整體性”(holistic)的思維方式,這并不是西方的傳統。
西方一直強調的是個體,關注的是具體。在營銷的領域更關注具體的營銷溝通方式,比如廣告、公關、促銷等在細分市場、目標市場乃至更小的利基市場的運用。
唐·舒爾茨教授等人提出的整合理念曾遭遇原有營銷溝通理論傳統的挑戰,甚至被學界和業界都拒絕。
但唐·舒爾茨教授及其他學者所做的對業界的調查研究證實了IMC所具有的意義??赡苁浅鲇谡蠣I銷傳播的實際運作的需要和實際運作的現實,西方的營銷教科書雖接受了“整合營銷傳播”這樣的表述,但其概念涉及的范圍一般局限于廣告與促銷等營銷溝通的整合。
網絡的出現和發展,“營銷空間”(marketing space)替代了“營銷地點”(marketing place) ,“整合”也拓展到網絡空間。電子商務的興起,新媒體的發展,線上和線下的整合也成為整合營銷傳播研究的熱點。
最初整合營銷傳播的重點是如何通過各種傳播活動(如廣告,公共關系,直郵等)創造一個統一的組織形象,也就是所謂的“一種形象和一個聲音”(one sight one sound),“整合”主要是在傳播形式上保持一致。
理論的進一步發展,IMC已經涉及到了更為廣泛的領域,并變得更為復雜。它已經從一種通過傳播管理各種傳播要素的協調運作戰術方法轉變為一種標桿體系,圍繞該標桿體系,組織能更有效地制定并執行所有的市場傳播戰略和計劃,這就是唐·舒爾茨教授等學者提出用于進行“整合”運作的的四階段說:
第一階段:
戰術協調。組織關注其所開展的各種營銷傳播活動,并協調各活動,使其傳播內容具有一致性,傳播的執行能相互配合。
第二階段:
重新界定營銷傳播范圍。在這一階段,公司基于對顧客關系和潛在顧客關系建立的考量,采取更廣泛的溝通活動,除了傳統功能性的溝通活動,比如廣告、促銷和公關等,還會涉及各利益相關人的溝通活動,比如針對雇員的。
第三階段:
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這一階段,公司不僅利用信息技術來整合過去使用過的各種營銷傳播形式,而且使用數據庫等信息技術來識別顧客的獨特需求,進行定制化的傳播。
第四階段:
關于財務和戰略的整合。傳統的廣告和營銷很難精確地測量其在財務上的收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IMC戰略與財務結合,測定其投資回報(ROI)成為可能。
在該階段,公司在制定傳播計劃前,首先要從財務角度對顧客或潛在顧客的價值及潛在價值進行評估,從而制訂出可評估“投資回報率”的營銷傳播計劃。
從唐·舒爾茨教授等學者的整合營銷傳播的四階段論可以看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IMC的研究已經從“定義”開始轉向對其“評估”的研究,也就是對其執行效果的測量研究。
唐·舒爾茨教授指出,在測量IMC的效果時,需要運用整體性的方式,而不是用許多方法和路徑來回答割裂開的問題。
在《從“研究”到“洞察”》一文中,唐·舒爾茨教授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要取得IMC的整合效果,關鍵還是要把顧客價值整合進企業的價值和戰略,必須兼顧兩者,顧客利益和企業目標。我們原先的營銷,聚焦于市場和顧客的研究,希望從顧客那里賺取盡可能多的錢。
但網絡的發展使得顧客接觸到很多信息,也了解了獲得產品或服務信息的途徑,如果對于產品和服務不滿,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傳播,所以企業就不能像從前一樣,而是要學會與顧客“分享價值”(share value),
并通過洞察顧客的需求,讓顧客與企業共同創造價值。這也體現在唐·舒爾茨所總結的“SIVA模型”,即解決方案(Solution)、信息(Information)、價值(Value)和入口(Access)之中。
“整合”所體現的“整體性”(holistic)思考方式,不僅改變了西方傳統的營銷理念,還意味著對企業的經營戰略乃至組織架構都將產生影響,這部分的研究也將是IMC理論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唐·舒爾茨教授也指出,整合所體現的整體性非常切合中國的思維方式,這也就是這一理論在中國廣泛傳播并接受的原因,中國的市場和廣告、營銷人員的實踐也將推進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發展。
唐·舒爾茨教授《SIVA范式-搜索引擎引發的營銷革命》,被譽為是繼《整合營銷傳播》后又一經典力作。
SIVA理論,主要研究消費者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行為軌跡,即尋求解決問題方案“S”、尋找信息“I”、評估價值“V”、尋找入口“A”。SIVA理論強調須以消費者為中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消費者深度對話和溝通。
從4R到SIVA, 唐·舒爾茨教授的營銷理論體系始終在不停地更新迭代。而在經濟社會由分發型向信息型過渡的關鍵階段,唐·舒爾茨教授適時推出了全新的PAR營銷理論,引發營銷領域專業從業人士的強烈關注。
唐·舒爾茨教授近兩年指出,當下的分發型全球經濟出現了四個主要的發展趨勢。
首先,技術尤其是軟件能力帶給消費者差異化的體驗;其次,基于消費者信息的掌握程度,有形的市場邊界越來越少;
此外,實際產品的差異化越來越小也導致了品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消費者注重于產品和服務的易得性也開始對商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速度及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
數字化正在導致傳統產業的邊界重新排序,技術的發展導致競爭不再有明確的邊界。
唐·舒爾茨教授認為,當前已經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來定義市場地位或競爭空間,新的競爭維度來源于大數據、移動化和AI能力。
唐·舒爾茨教授對未來營銷開創性地提出了信息型經濟社會的論斷。
唐·舒爾茨教授認為,STP已成過去,未來的經濟形勢將是由消費者完全控制,依據某個準則,用戶決定生產什么,開發者和使用者共享創造出來的價值。而對未來的營銷和傳播,唐·舒爾茨教授提出全新的PAR理論。
“P”代表模式和平臺(patterns and platforms),消費者將占據主導地位,大數據將成為今后營銷的基礎。
“A”代表敏捷性和行動(agility and actions),技術使得行動更加敏捷,如機器學習結合大數據基礎將是未來營銷的重要方向?!癛”則代表相關性和響應(relevance and response),對每個獨立個體的響應變得至關重要。因此,利用人工智能來預測受眾的需求將成為營銷的重點。
事實上,PAR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理論,以百度為代表,越來越多的營銷組織開始構建并推廣大數據平臺,在這一點上百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唐·舒爾茨教授認為,在未來的信息型經濟社會中,解開人類情感將是基礎。通過技術來理解消費者所思所想和行動,將消費者行為模式和行動聯系起來,從分析已有的行動向預測將來的行動進化將成為關鍵。
未來營銷不止是這么簡單,未來將是一個連接萬物和喚醒萬物、所有媒體形式相互關聯的時代。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并不如意
自整合營銷傳播從傳入中國以來,一直為中國廣告和營銷人士奉為營銷圣經。相比定位在中國的火爆,整合營銷傳播理論一直不溫不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
1.營銷媒介手段的特異性。
廣告是要靠媒介來支持的,美國的廣告也是在美國完全自由市場化媒介市場中演化出來的,正是在這種極強營銷動力的支配下,美國廣告經歷了報紙營銷、電視營銷和網絡營銷等不斷細化發展的趨勢,到現在出現了整合營銷傳播的趨勢。
而中國的廣告傳播媒介從一開始就和美國的美國性質不同,在中國媒介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盡管后來出現了媒介市場化的趨勢,但是媒介事業的屬性是不會改變的。
2.中國市場經濟的不發達性和不完全性,中國市場經濟先天發展不足。
隱藏在媒介細化背后的是經濟發展程度和消費者細分程度。中國消費者需求可細分的程度遠不及美國,不管從哪個細分指標上講,能區隔的細分市場數量還是比較少,共性需求遠多于個性需求。
消費者仍然處于一種大眾營銷時代,盡管一些大城市出現了一些按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細分的趨勢,但是在廣大內地,消費者細分趨勢不明顯,所以根據美國消費者細分趨勢出現的整合營銷傳播在中國也就不適應了。
3.中國廠商之間在產品、價格(成本)、配銷、傳播上的差異化程度還比較大,傳播在競爭中的重要性還沒有凸顯出來。
4.中國缺乏有能力實施整合營銷傳播的廣告公司(包括國際4A公司)及廣告主。
以上因素,決定了當時中國大部分行業(市場)尚處于“大眾單向傳播”階段(甚至部分行業尚處于產品或推銷觀念階段),尚未到達整合營銷傳播所倡導的“分眾傳播階段”。
這大大阻礙了整合營銷傳播理論與本土實踐的融合。派力營銷董事長屈云波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整合營銷傳播在中國企業里推行得不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這個理論在中國沒有一個團隊來傳播推廣它。這一點定位理論就做得比較好?!?/span>
定位理論在中國市場上經營的比較成功,其風頭完全蓋過了整合營銷理論。不過,新營銷理論創始人劉春雄認為,憑借互聯網這個工具,4P皆傳播時代,整合營銷傳播正在中國變成現實。
而國內資深營銷人苗慶顯認為,了解IMC,只需要幾個關鍵詞就能有個大概的認知輪廓:
第一個關鍵詞叫“所有接觸點”。
IMC認為,消費者與企業的所有接觸點都可以作為信息傳遞的渠道,也就是說所有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方式都可以成為渠道,都可以成為IMC的一部分。
第二個關鍵詞是“信息流”。
整合營銷傳播理念中,把影響消費者行為作為營銷目標。而影響人的行為依賴信息,所以IMC認為,運作信息是營銷中最核心的工作。
第三個關鍵詞是“傳播一元化”,也叫“用一個聲音說話”(Speak With One Voice)。
IMC傳播一元化的真正要求是:“每一條信息都應使之整體化和相互呼應,以支持其它關于品牌的信息或印象,如果這一過程成功,它將通過向消費者傳達同樣的品牌信息而建立起品牌資產?!?/span>
最后一個關鍵詞是互動。
這可能是最重要的關鍵詞了,互動是IMC的精髓所在,也是它最領先的地方。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
經與IMC舒爾茨整合營銷集團中國區代表溝通協商,廣州年輕派戰略轉型顧問成為舒爾茨中國區業務合作伙伴,共同推廣整合營銷理念,讓大師經典延續和傳承。
廣州年輕派戰略轉型顧問 長期在業內專業專注,持續研究和策劃實踐。
是千億級企業溫氏集團的轉型策劃服務公司,深度參與千億企業溫氏股份的養禽轉型策劃和升級,從多個角度,高度,深度,策劃和服務了溫氏集團的戰略轉型過程。
通過15年積累,創始人20年的行業資歷,近期,獲得美國整合營銷大師,唐舒爾茨整合營銷中國區業務伙伴的授權。
唐·舒爾茨博士(Don E.Schultz)1934年1月20日出生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世界級營銷大師,
唐·舒爾茨博士
世界整合“整合營銷傳播之父” 營銷之父,
美國西北大學整合營銷傳播教授,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開創者。Agora咨詢集團總裁,TAGETBASE營銷公司和TARGETBASE營銷協會的高級合伙人,直效營銷雜志的前任編輯,美國國家廣告研究基金會整合營銷傳播委員會的聯合主席,還被直效營銷教育基金會推選為第一個“年度直效營銷教育家”。
具有豐富的世界財富500強企業咨詢經歷,同時為清華大學EMBA、長江商學院、英國及澳大利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在一九九七年加入西北大學之前,唐·舒爾茨是位于達拉斯的TRACY-LOCKE廣告及公共關系公司的資深副總裁。在歐洲、美國、南美和亞洲都曾就營銷、營銷傳播、廣告、銷售促進、直接營銷、策略創新接受過咨詢,發表過演講,并舉行過專題討論會。 他的著作《整合營銷傳播》是第一本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著述,也是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經典著作。書中提出的戰略性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成為20世紀后半世紀最主要的營銷理論之一。
為此,舒爾茨博士被全球權威的《銷售和營銷管理》
(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雜志推舉為“20世紀全球80位對銷售和營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與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W·愛德華·戴明、戴爾·卡耐基、亨利·福特、比爾·蓋茨和邁克爾·戴爾等著名營銷大師和營銷天才并列在一起。
私信172016495 申請鏈接千億溫氏生態圈,
申請與美國IMC舒爾茨整合傳播集團業務合作
廣州年輕派戰略轉型顧問公司,
協助企業三個維度戰略轉型,
快速提升品牌和銷售,
特別是大客戶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