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互聯網+》前言
有沒有試過,當你饑餓難耐時,抓起手機,就可以下單一只美味的燒鴿,
15分鐘后,一臺極其卡哇伊的smart就停在你家樓下,
車上走下一位頗具顏值的“鴿女郎”,為你遞上一只最具互聯網思維的烤乳鴿,
你不僅可以與她合影,還可以在飽餐一頓前,把美食“朋友圈”給身邊的朋友。
以前無法想象的餐飲體驗,有互聯網+,一切成為可能。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還沒明白互聯網+是什么鬼,隔壁小許就已經用它做自己的事業了。
這烤乳鴿的品牌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放你鴿子”。
從名不經傳,到一“鴿”難求,廣州的“放你鴿子”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這,就是“互聯網+餐飲”的威力。
在日常生活中,淘寶是互聯網+,滴滴也是互聯網+,甚至拉個屎刷刷微博也屬于互聯網+,所以,正如這書的名字所言,互聯網+沒啥神秘的,一本書就可以讀懂。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互聯網+確實悄悄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時代的到來,乃大勢所趨。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不僅僅是簡單的工具,而成為一種業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這也催生了更多傳統與互聯網快速融合、跨界融合,一個“+”號,也充分它“融合”的這一特點。
“互聯網+”的核心,是“+”,即融合,是把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的營銷、產品研發、信息傳遞甚至是企業戰略布局的大融合,通過聚合形成了巨大的力量,猶如水珠匯聚成和小溪、小溪匯聚成江河、江河匯聚成海洋一樣產生巨大的長尾效應,顛覆了傳統行業的二八規則。
對于普通人來說,懂它與不懂它只會體現在生活細節上,但若你是一位營銷策劃,或者是公司老總,“互聯網+”分分鐘就成了控制你職場或公司命脈的羅庚了。
筆者在跟傳統企業管理者或者是政府人員打交道的時候,發現不少人還是很難理解我們在做什么,他們認為互聯網跟自己所在的領域沒什么關系,自然而然地“不主動,不抗拒”、或者存在傳統企業會被互聯網取代的危機感,盲目抗拒。事實上,但凡忽視互聯網+趨勢的企業,要不就處于萎縮,要不就等待著收購或清盤,這不是危言聳聽。
顯然,順勢而為才是生存的根本。
互聯網相當于一個百搭的溶劑,與幾乎任何元素相加都能相得益彰,就像互聯網+金融產生“支付寶”等金融軟件活得如魚似水,互聯網+出租車衍生出“滴滴”“快的”等熱門軟件,互聯網+購物甚至改變了一代人的購物方式,形成了包括批發、物流等周邊產業鏈的發展。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百度干了廣告的事,淘寶干了超市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發市場的事,微博干了媒體的事,微信干了通信的事,不是外行干掉內行,是趨勢干掉規模,同時也是跨界與融合、虛與實、開放與協作、線上到線下模式干掉單一傳統思維的時代。
也許對創業者來說,當熟悉了這樣一條路徑之后,我們基于“多屏全網跨平臺”的理念,與行業結合,才有機會再往前邁一步。我們的傳統行業才能真正地轉型,從而創造新的局面。
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讓我們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在第四次創業浪潮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雖然風浪太大、風險很多,但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陳亮年輕派 尹志強 2015年7月2日